快科技 9 月 17 日消息网上配资官网,USB 是当前最普及的数码产品接口,各领域几乎都离不开它,最新的标准到了 USB4 这一代。
然而对于 USB 接口标准,大家感谢它带来的方便同时也忘不了这个标准在命名上的一系列骚操作,尤其是 USB 3.X 这一代,简直让人无语。
PCWtach 网站日前刊文又梳理了 USB 命名的变化过程,当然也少不了对 USB 命名混乱的吐槽,来简单看下。
USB 1.0 及 USB 2.0 时代没有问题,这时候接口标准就一个,顶多是物理接口不同,08 年之后 USB 3.0 问世,接口速度从 2.0 的 480Mbps 提升到 5Gbps。
USB 3.0 初期的命名也没啥槽点,而且这一代接口应该是大家使用最多的,5Gbps 的速度在现在来说也不算多落后,毕竟能达到 500MB/s 读写的 U 盘和移动硬盘也不多,最多是高速 SSD 不够用。
USB 3.0 之后又有了 USB 3.1 标准,速度提升到了 10Gbps,这时候也不是啥问题,但在之后的 USB 3.2 标准中,USB-IF 组织不知道哪根筋错乱了,不仅改新标准名字,还把 USB 3.0 改成了 USB 3.2 Gen1。
10Gbps 的接口则变成了 USB 3.2 Gen2,后来还有了 USB 3.2 Gen2x2 接口,速度是 20Gbps,不过这个接口普及度很一般,之前也主要是部分高端主板上见过。
这几个接口的对应关系如上所示,USB 3.0 从最初的名字改了三次,既是 3.1 的 Gen1,也是 3.2 的 Gen1,10Gbps 的则是 3.1 和 3.2 的 Gen2,这时候已经让很多网友搞混了,甚至很多媒体也容易出错。
迄今为止都不知道 USB-IF 组织当年为啥要这么做,他们也没个明确的解释,初衷或许是好的,但是这波混乱的改名受益者只有厂商,包括主板、外设在内的很多厂商当年都在有意无意把 5Gbps 的原始 USB 3.0 接口宣传为新接口。
2019 年 USB4 接口出现了,不仅 40Gbps 速度很猛,接口也恢复了简单明了的命名方式,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规格的增多,USB-IF 组织又把命名规则给改了,名字中没有代际标准,统一用速度标识,22 年最新出的是 USB 80Gbps,不过这个接口还是镜中花水中月,现在也没多少设备使用。
USB 接口现在不仅是注重速度,还对充电能力等指标做了扩展,这同时又带来了更复杂的命名,因为还要在名字中兼顾充电功率。
而且认证 logo 也要区分线缆、设备的不同,还有颜色的区别,反正是又复杂了,但好歹还能看懂。
以上这些还是简单的说明,PCWatch 发的产品图中还可以看到更多的混乱,哪怕是 USB4 这一代简化了命名,但不同厂商的产品中还有让人迷惑的命名,比如 USB 4(Gen 3x 2)"和 USB 4 Gen 4,反正混乱远没有结束。
如果再做扩展的话,USB 接口除了速度不同之外,物理接口也有 A、B、C 之分,针对小型设备还有 USB mini-B 和更薄的 USB micro-B,只不过这几年大多数数码设备逐渐被 USB-C 接口给统一了,台式机上倒是还有 USB-A 这种标准接口。
你以为 USB-C 接口就没有版本之分了?实际上也不是,USB-C 接口也有很多细微区别,针脚设计也大有玄机,包括供电能力和速率,这个话题足够另外写一篇长文介绍了,有机会再说。
网上配资官网
配配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